受理范围 | 争议时效 | 争议管辖 | 诉讼文书 | 仲裁诉讼程序 | 诉讼须知 | 裁诉链接 | 争议调解 | 撤裁申诉 | 典型案例 | 政策法规 |
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用人单位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09-8-18 浏览次数:2157

    当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违反了保密协议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企业有权利获得救济。在此时企业维权的法律路径不是唯一的,是在众多途径中可选择的,而选择不同路径的效果可能是不同的。


    首先,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劳动关系,保密协议是基于此签订的,员工违反保密协议损害了双方间正常的劳动法律关系,因此产生的纠纷可视为是劳动争议的一种,企业可按照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维权,即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服裁决的,再向法院起诉。


    其次,员工泄密是对企业无形财产权的侵犯,构成民事侵权,用人单位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追究员工的侵权责任。另外由于有保密合同的存在,员工泄密行为也构成违约,企业也可向其主张违约责任。


    在不同的案件中,选择上述不同的途径以最终实现救济目的所需花费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成功的几率是不同的,而胜诉后获得救济的程度也可能是不同的。选择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可能要经历一裁二审,成本较高。如果主张违约责任,单位只需证明保密协议的有效存在以及员工的违约行为即可,胜诉后可要求员工实际履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其中违约金不以损失存在为要件,只要违约就应当支付。如果主张侵权赔偿,企业应证明侵权四要件的存在,胜诉相对较难。比如,必须证明损失的存在,无损失即无侵权,过错的证明也比较困难。但胜诉后获得赔偿的数额往往较大,因为侵权责任奉行完全赔偿原则,损失多少赔偿多少,不像违约责任赔偿要受可预见性规则的限制。


    在实践中,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维权路径。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法律方面的疑问、需要委托律师诉讼或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可拨打:13851826011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
返回顶部】 【关闭】 【打印